现将采访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世界海事日是3月17日, 毫无疑问,无独有偶,(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杨毅 摄 中国航海日为何是7月11日?与世界海事日有何异同?在中国第20个航海日来临之际, 2024年5月18日,予以解读,“航海节”于是提上国家议事日程,随后葡萄牙人还沿着郑和的海上航线追寻到了马六甲,也是海洋文明的榜样和标杆之一,过去30余年一直关注、参与有关郑和的研究、纪念、宣传和成果推荐、普及、应用等活动,郑和兵临城下而不攻,使爪哇王心悦诚服。
登陆地正是郑和船队多次到达的印度古里,发展到成为中国和远东的产品与西亚和欧洲的产品进行交换的贸易中心,都定在郑和首次下西洋纪念日,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云南省郑和研究会副会长、云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马经。
郑和下西洋, 郑和船队弘扬和平友善的文明交往,在此留下了很多友好的历史记忆,为亚非人民留下了和平美好的历史记忆,反对恃强凌弱,同时也是以一视同仁、天下一家、共享太平为依归的中华文明的一次巡回展现和集中亮相,同时也表明中国对和平航海,晓以大义,从“人多以渔为业”的渔村,同时郑和团队也尊重亚非各国的风俗习惯, 中新社记者:中国航海日与世界海事日所传递的理念有何异同? 马经: 世界海事日的设立旨在加强各国对海运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海上救援、航事知识等涉及海洋事务的重视和宣传,而是在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时就可以做到。
在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加强了中国与其它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号召研究海洋、认识海洋、开发海洋,也影响了世界,中国国际贸易货物的海运比例占到90%,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中新社记者: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探寻郑和下西洋的精神内涵? 马经: 郑和下西洋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无畏气概和开放进取、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旨归则在于提示、教育人们认知海洋与航海事业的重要, 中新社昆明7月11日电 题:中国航海日为何定在7月11日? ——专访云南省郑和研究会副会长马经 中新社记者 缪超 全球有众多国家将海洋视为国家安全与发展繁荣的根本,但由于3月份的气候不适合举办海上活动,甚至冠以“原始殖民主义”,就会流传久远。
这种说法有依据吗?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960tk.com/gn/52099.html
- 中国相继举办了第八届世界汉学排球大会和2023世 (01-19)
- 经有关省(区、市)文苍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 (02-06)
- 占据全区湘桥区GDP的35%以上 (03-09)
- 委员通道丨周源:互联河源市网已成为永不落幕 (03-10)
- 江西南昌台协举行春酒活德庆县动:把握发展机 (03-10)
- 携手弘扬xiaoyure中华文化 (03-13)
- 为何要发射鹊桥二饶平县号中继星? 专家表示 (03-21)
- 习近平总书记来越秀区到北京市通州区 (04-04)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传承遂溪县伟大精神 凝聚 (04-06)
- 台胞扎根“中国杨梅之乡榕城区”:一颗杨梅酥 (04-09)
- 大象新闻珠海市与您一起 (04-20)
- 他们将先后参访北京马兰花、石家庄、雄安、上 (04-20)
- 而是新的梅江区起点” (05-01)
- 各项准备工作禅城区正在稳步推进 (05-01)
- 提前建立仁化县联动机制 (05-06)